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第三部 發展健全的界線 02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Template:過猶不及

第十五章 如何評估界線的發展

琴坐在廚房的餐桌旁,手上拿着茶杯,內心充滿驚奇。這種感覺不是她熟悉的,卻很愉悅。她回想早上發生的一切事情。她八歲的兒子布恩起床以後,又耍他一貫的把戲。噘着嘴走向餐桌,他耍着性子宣稱:「我不要上學——沒有人可以強迫我去上學。」


琴平時不是試着遊說布恩上學,就是受挫折而大發雷霆。但是,今天早上很不同。琴只對他說:「你說的一點不錯,小寶貝,沒有人可以強迫你上學,必須你自己選擇要去。不過,如果你選擇不去上學,你就是選擇整天留在自己的的房間,而且不能看電視。像上個禮拜一樣,這一切由你自己決定。」


布恩遲疑了一下,想起上一次他因為拒絕排碗筷,媽媽要他留在房間裡面錯失晚餐。他終於說:「好吧,我會去——可是這不表示我喜歡去。」

「那當然,」琴同意,「很多事情你不一定要喜歡,就像上學這件事。只是,我相信你做了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她幫布恩穿上夾克,看他走向來接他上學的車子。


不到十分鐘,她接到丈夫傑瑞打來的電話——他早就開車上班去了。「甜心,」他說:「我剛剛發現下班後還有一個會議。上次回家晚了,結果,晚餐什麼都沒得吃。這一次,你可不可以先幫我留一點?」

琴笑着說:「上次你根本沒有事先打電話通知我。謝謝你這次先讓我知道,我會安排小孩們先吃。等你回來,我倆一起吃。」


『我的兒子上學去了,即使不是很樂意地。我的丈夫打電話告訴我:他今天的作息程序有了變動。主啊!我在做夢嗎?』

琴不是在做夢。這是她生平第一次享受設立與堅持清楚的界線後所得到的獎賞。這之前,她花了很多的心力,也冒了許多風險。可是。這一切是值得的。她從桌邊站起來,準備上班。


琴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對界線下功夫後,在生活中所結出來的果實。事情都改變了,然而她是怎樣從A點(沒有任何界線)到達B點(擁有成熟的界線)?我們可以評估我們界線的發展情形嗎?


當然可以。特定地、井然有序地改變是臻至成熟界線的預兆。了解那些改變對你是有益的。

以下十一個步驟可以幫助你評估你的成長狀況——看看你目前是在界線發展中的哪一個階段。用這一章做為你走進下一階段的嚮導。


步驟1:不滿——我們早期的警告信號

藍迪以前從來沒有被好友威爾激怒過。這種不滿的情緒對他是一種新的感受,他一直以為自己能夠讓人開玩笑——「好脾氣的藍迪」什麼都招架得住。


可是,在教會裡,威爾在眾人面前衝着他說:「你到底是買了小一號的衣服,還是變胖了。」

藍迪竟然無法一笑置之。當時,他沒有對他的朋友說什麼,但那句話刺入他心。他覺得很糗也受傷了,再也不能像往常,馬上把那件事情忘掉。


這種事情從來不會困擾我,藍迪自問,為什麼我這次會那麼介意呢?或許我變得太敏感了。

開始發展界線的第一個徵兆之一,就是對生活上一些明顯或不明顯的侵犯會感到不滿、挫折或生氣。就像雷達警告敵人飛彈來襲,你的怒氣警告你生活的界線受到了侵害。


藍迪來自儘量避免衝突和意見牴觸的家庭,順從總是代替爭論。藍迪三十多歲時為了他長久飲食失控的問題求醫,讓他驚訝的是,與其討論飲食與運動的計劃,治療師竟然先問他:對愛控制別人的人有怎樣的反應?


剛開始時藍迪想不出誰愛控制人。幾番思量後,他想到威爾。威爾老是揶揄他,威爾老在朋友面前讓他出醜,威爾老是理所當然地對待他,威爾老是占他的便宜。


那些記憶不只牢牢烙在藍迪腦海內,還附帶傷害、怒氣、不滿。它們是藍迪生命中的界線開始萌芽。


受到侵犯、操縱或控制而不會生氣的人,他們身上確實有缺陷;因為他們沒有「警示燈」可警戒他們界線上的問題。如果你的警示燈功能正常,當你受到侵襲,它會馬上亮起來。《聖經》中(從英文聖經直譯)以熱氣來形容怒氣:「耶和華向摩西發(燃燒) 怒….」(《出埃及記》四章14節)「所以耶和華(燃燒的)怒氣向這地發作….」(《申命記》二十九章27節)。怒氣就像火從你的心裡竄騰上來,讓你知道你有問題必須正視。


一般說來,「無法生氣」表示我們害怕那陳述事實之後的分離。我們害怕:說出自己與別人不愉快的真相,會損害我們與對方的關係。可是,如果我們承認真理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就可以允許自己發怒了。


所以,在你與人面對面說出自己的的感受之前,甚至在你設立第一次界線之前,先檢視你的心,問你自己:「當我受到別人控制時,我允許自己生氣嗎?我能察覺我受到侵犯嗎?我能及早聽到警告的訊號嗎?」如果你能,你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了。如果你無法如此,該是你找個安全的地方把事實說出來的時候了。假如你能夠比較誠實地對待那些彼此的差異或不同的意見,就較能容許怒氣來幫助你。


步驟2:喜好的改變——深為喜歡界線的人吸引

天美與斯凱換教會已經整整一年了。他們回想過去那一年的光景。


結婚後,幾年來,他們都在以前去的那間教會作禮拜與參加活動。那間教會所強調的教義很正確,各個團契都很活躍。但有一個問題很困擾他們,就是會友對參加教會的態度。其實,天美與斯凱很重視教會活動的,出席率也很高,從聖歌隊練詩、晚間崇拜,到每個禮拜一次的查經班,他們都儘量參加。


只是,每次天美與斯凱一缺席,衝突就產生了。他們記得有一次,住在外縣市的老朋友來訪,天美打電話給他們的查經班的輔導珍妮,說他們那天晚上將會缺席。

「天美,我覺得這是一個承諾的問題。」珍妮說:「如果我們對你夠重要的話,你應該不會缺席,不過,你還是去做你必須做的事情吧。」


天美很憤怒,而且受傷了。她只不過想要與老朋友歡聚個晚上,珍妮卻讓她感到自疚!因為教會的人無法了解她所說的不,他們夫妻決定轉到另外一家教會。

現在,一年過去了,她和斯凱對他們當初的決定很是滿意。雖然他們現在的教會也很保守,教會的活動也很多,並要求大家都能儘量參加。但是,如果會友因為某些原因不會出席,他們不會苛責或論斷的。


「好個對比啊!」斯凱對天美說:「昨天,我打電話給我們晨更禱告會的輔導馬克,說我昨天半夜三更才從洛杉機回來,如果我早上去參加晨更,一定當場倒斃。你知道他怎麼說?他說,那你現在還在電話里跟我瞎耗什麼,還不趕快去睡覺。他這種真誠的了解,讓我想再去聚會。」


過去有段時間,斯凱與天美覺得他們原先那間教會的態度是正確的,他們甚至不知道原來別人可以了解他們的不。現在,一年過去了,他們無法想象自己再回去從前的景況了。

設限能力不成熟的人常常和一些愛侵犯人家界線的人在一起,這些人可能是家人、同事、配偶、教會的會友,或是朋友。對他們而言,界線上的困惑不清似乎是正常的,因此,他們不大能察覺它對自己與別人的破壞性。


但是,曾在界線被傷害的人開始發展自己的界線,改變隨之而來。他們變得喜歡某一種人——聽到別人說不時,這種人不會論斷對方,也不會傷害、攻擊對方,或以操縱或控制的方式想碾碎對方的界線,而只會很簡單地說:「沒問題——我們會想念你。下次見了。」


這改變的原因與神設計我們的方式有關。我們之所以被造成自由的,有個很基本的理由:去愛,去有意義地與神與人接近。「在這一切之外,要存着愛心;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歌羅西書》三章14節)這個基本真理強調的正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部分,而且當我們找到可以自由設立界線的關係後,很奇妙的事情會發生。我們除了可以自由地對人說「不」外,還可以向人家說「好」——那種沒有衝突、完全出自肺腑、真心感激的好。我們將會為愛好界線的人深深吸引,因為在他們中間,我們可以成為一個誠實、絕無虛假、有愛心的人。


一個曾在界線上受傷的人會覺得:能夠清楚地對人說不的人似乎很冰冷無禮。但是,當他與這些人的界線穩固堅定後,這些人在他眼中,變成有愛心、獨特清新、真誠的人。


我們需要跟愛好界線的人搭建深刻、有意義的情感。界線是無法在真空中發展的。當我們能夠和這些人建立關係,要求他們的支持、了解,神將會——借着他們——給予我們恩典與能力去進行設限這項艱巨的工作。而我們被愛好界線者的吸引也將延伸到神的身上。有些人會發現:原來他們從《舊約》中讀到的那位神聖、公義的神,並不是那樣「壞」或可怕。只是,他有非常明確的界線。「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五十五章9節)


步驟3:加入行列

當我們發現我們的喜好改變了,從原先的界線模糊不清,轉而能夠更明確地替自己定位好,我們開始和那些有清楚界線的人發展出緊密的有意義的關係。我們將在現有關係的界線上成長,或是尋求新的緊密關係並投資在其中,或是兩者兼收。這在界線發展上是一個關鍵性的階段。


為什麼加入有明確界線的團體如此重要呢?主要的原因是:就像任何屬靈的操練,界線是無法在真空中發展的。我們需要那些和我們有相同的宗教價值、能夠設限、肯負責的人來鼓勵我們,與我們一起操練,與我們一路同行。這就是韋恩所發現的。


韋恩簡直無法相信他會有這種改變。過去幾個月,他察覺自己在工作上實在缺乏界線。雖然他的同事都按時下班回家了,他經常被要求留下來加班。他很想向他的上司據理力爭,要求將他工作時間數減少與合理化。可是,每次他一到他上司面前,內心的焦慮總是讓他一再緘口,保持沉默。


韋恩很絕望,覺得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成熟的工作界線了!就在這時,他參加了一個教會的支持團體。他與那個團體的關係日漸加深後,他開始信任那個團體中的人。最後,他終於能夠讓那些人「精神上與他同去」找他的老闆,坐下來商談他工作上一再超時的問題。是支持團體給予他安全感與支柱,讓他有足夠的力量在公司說出他內心真實的感覺。


耶穌給團契下的定義是:兩三個人奉他的名聚會,他就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十八章20節)。對那些能夠相信我們的人,情感的回憶與聖靈的結合,幫助我們堅定我們的界線。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在某個地方,我們有屬靈與情感上的家。不管我們所遭受的批評有多麼刻薄,或碰到的拒絕怎樣嚴厲,我們永遠都不會孤單。在設立界線的過程中,這對我們非常重要。


步驟4:珍惜我們的至寶


當你在相信恩典與真理都是好的(《約朝福音》一章17節)的人身邊感到安全時,你的價值觀將隨着改變。

你會開始看見為自己負責任是健康的,你也會了解:替其他的成年人擔負責任是有破壞性的。


人一旦被別人當成物品過久,就會把自己當成別人的產業,不重視自我管理的職責,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就像那些不重視他們界線的人待他們的那樣。很多人一再地被人誤導:餵養與關照自己的靈魂是自私的、錯誤的。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漸漸積非成是,忽視照料神交拖給他們的感情、才幹、意念、態度、行為、身體、資源。


《圣经》教导我们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四章19节)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去爱,是我们先被爱了。恩典必须从外而来,才能够在我们的内心发展开来,反之亦然,如果我们不被爱,我们就没有办法去爱了。更进一步地,如果我们的不被看重或珍惜,我们就不会看重或珍惜自己的灵魂了。


這是一個關鍵性原則。我們對自己的最基本的感覺,對自己的最真切最實在的認識,來自我們最主要與最重要的那些「關係」。那就是為什麼許多在童年時期沒有被愛的人,即使他成人後被有愛心的人深愛着,不管別人怎和努力讓他們看出他們的「可」愛之處,他們依然擺脫不了內心那種自認為沒有價值、「不可」愛的強烈感覺。海倫幼年時期被她父親性虐待,雖然她受到極大的創傷,仍試圖守口如瓶,免得人家困擾。但是,等海倫成為一位年輕少女後,她開始無言地道出她的家庭問題:她年紀輕輕的,性生活卻亂七八糟。


海倫成年以後來作心理治療,談到她的那迷惑混亂的少女時期。「我甚至想不起來那些男孩子的臉孔。我只知道別人想要從我身上得到什麼,而我覺得供應他們是我的責任——沒有其他理由,只因為他們要!我覺得我沒有說話的餘地。」


因為海倫沒被本該最重視、最珍惜她的人愛惜着,結果,她變得不愛惜自己。不管誰想和她有性關係,她就屈服。她不懂得自己的的身體與感情乃「重價珍珠」(《馬太福音》十三章46節),是神所賜,她必須保護與發展。


當基督徒們開始看重自己且試着改進狀況,復原,發展出神的樣式來(這些都是不同的說法,講的卻是同一件事),事情就會大為改觀。他們開始渴望上帝在他們身上的投資有好的回收(記住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14~30節有關才幹的比喻),照顧自己變得非常重要。


有一天,史提興奮地向我走來,即使他沒表現得太激動,我可以感覺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了。


史提拿出他的《聖經》給我看,指着他最近讀的《哥林多前書》八章11節:「因此,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道沉淪了。」

「在我內心,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他說:「多年來,我一讀到這段經節就覺得很愧疚,以為它在責備我使比較軟弱的基督徒犯罪了。」


「恩,上面確實是這樣說。」我回答他,「但是,你也注意到其他的意思了吧!」

「沒錯!」史堤說:「我注意到我也是那個『神為他死的弟兄』換句話說,我必須小心關懷自己,像我對別人一樣。神對那位弟兄或對我的看法並沒有什麼不同。」


史堤終於想通神學上的一個要點。多年來,基督徒都被教導:在心靈上或情感謝上保護自己是自私自利的。其實,神所在意的是彼此相愛,而除非你內心也得到愛,否則你無法去愛別人。

你有過史堤的經歷嗎?對你來說,尋求幫助,學習保護自己,學習合乎《聖經》的界線是很重要的嗎?如果不是,你想要苦心經營來發展好的界線,即使有可能,也是非常困難的。你可能需要與那些有成熟健全界線的人多多相處,學習他們的模範。


有關這原則,詩人曾如此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章23節)當我們「小心看顧」自己的的心(那是我們至寶之家),我們就會防衛保守它們。我們非常珍惜我們的寶物,因此小心保護它們。我們不珍惜的,就不會防守了。銀行的防盜系統鐵定是比垃圾場來得嚴謹吧!


把你的「至寶」都一一列出來:你的時間、金錢、感情、信仰。你要別人如何來看待它們?又不喜歡別人如何看待它們?


步驟5:操練嬰兒的不


整個團體都安靜下來!在我們多次討論以後,雪儂終於決定生平第一次向另一位團員設立界線。大家安靜禱告,等待着,看她是否能吐露真言。


我們這個團體中的一員,過去幾次的團體輔導過程中,老是讓雪儂很不高興,所以,我要求她向對方坦白說出來。雖然雪儂內心很害怕,但她答應試試看。起先,她什麼也沒有說,很明顯地想鼓起勇氣,最後,她終於慢慢轉向坐在她身邊的那位婦女說:「洛琳,我不知道應該是怎麼說才好。是這樣的,我看你老是搶先坐上那一把好椅子,這件事很困擾我!」她的頭隨即垂得很低,等待着對方的反駁。


結果,沒有反駁。至少,不是雪儂想象的。

「我等你對我說些什麼已經很久了。」洛琳解釋:「我知道你一直在疏遠我,卻搞不懂到底為什麼。了解事情真相是有益的,我現在覺得和你親近多了。你冒險跟我面對面正視這個問題。誰知道——我或許跟你比腕力來爭這把椅子呢!」


這種事瑣碎嗎?不是的。像雪儂這種背景:她母親老在她設限時,讓她感到愧疚,而父親則在她敢表示不同意見時大發脾氣。雪儂這項舉動有決定性,也很重要。對她來說,設立界線根本是不可能的,直到她內心焦慮、沮喪搞得她整個生活失控。這就是為什麼心理治療的團體是雪儂開始練習界線最好的地方。


情感界線在成長中必須注意過去所受到的傷害,否則在你有穩固界線之前,你會失敗得很悽慘。

「這個界線教導根本就沒有用!」在一次心理輔導中,費克這樣報怨着。

「為什麼沒有用呢?」我問。


「是這樣的,當我發現我與別人之間缺乏良好的界線,那天,就打電話給我的父親。結果,你相信他怎麼對待我嗎?他掛斷電話不和我談!這下子可好了,真是太好了,界線不但沒有改進我們父子的關係,反而弄得更糟了。」


費克就像個操之過急的小孩,沒有耐性用訓練來學騎腳踏車。要等到他跌過幾次,膝蓋摔破皮後,他才會想到:他可能在訓練過程中漏掉某些步驟。


這裡有個點子可以幫助你走過這個階段。問你的支持團體或好朋友:你是否可以跟他們練習處理一些界線上的問題?當你向他們說出你的真心話,他們將表現出他們內心真實的感覺。他們若不是友善地讚賞你能表示不同意見,並和他們正視問題,就是想抗拒你。不管答案是什麼,你都能從中學習一些東西。有良好的支持性人際關係的人會珍惜每個當事人的不,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彼此能夠自由地表達不同意見,才可能建立真實的親密關係。「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箴言》十章18節)從那些能夠尊重你的不,並且愛你的人當中,開始練習吧!


步驟6:在愧疚感中喜樂


這聽起來似乎很奇怪,但你成為有界線之人的其中一個跡象是:你常常會自我定罪, 覺得你在設限上違犯了一些重要的規則。很多人一旦開始說出真心話,說出什麼是或不是他們合乎《聖經》教導的責任,都會經歷到嚴厲的自我譴責。為什麼會如此呢?讓我們用奴隸與自由的角度來論述這個問題。


那些在界線受到傷害的人是奴隸。他們掙扎着要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作決定,卻往往只是反映他們周遭的人的心願。即使他們身邊圍繞着一些支持他們與喜愛界線的人,他們在設立界線時,仍然會遇見困難。


這裡的罪犯是個脆弱的良知,或是個過分活躍與不合乎《聖經》的嚴苛的「內心判官」。雖然我們需要內心的「評估者」來幫助我們判斷是非,很多人仍然負載着一種極端自我批判的——而且不正確的——良知。即使他們沒有侵犯到什麼,仍舊會有那種感覺。


因為有這個太活躍的判官,在界線上受過傷害的人往往很難設立界線。一些問題總是此起彼落:「你這樣太嚴厲了吧?」、「你怎麼可以不去參加派對呢?你的想法好自私哦!」


你可以想象那位在掙扎的人如果真設下一兩個,甚至只是個很小的界線,在他心裡會產生怎樣的混亂嗎?當我們違抗良知那些不切實際的要求,我們的良知便努力要扭轉乾坤。反抗誠實的界線,對那控制良知的「內心父母」是種威脅,於是,它便開始猛烈攻擊我們的靈魂,希望能打敗我們,使我們再次屈服在它錯誤的做與不做之下。


有趣的是:激發不友善的良知卻是我們屬靈成長的徵兆,是你正在對抗不合適《聖經》教導的限制的一個訊號。假如你的良知是沉默的,不給予「你怎麼可以這樣?」使人愧疚的信息,或許你仍然被那內心的父母奴役着。這就是我們鼓勵你在愧疚中喜樂的原因,它表示你正舉步向前了。


步驟7:操練成年人的不


試着花一分鐘想這個問題:「誰是你第一號的『設限勁敵?』」誰是你生活中最難以設限的人?你很可能想到不只一個人。這個階段要幫助你處理那些極端複雜、有衝突性、叫人害怕的關係。把這些問題處理妥當,是你成為有界線之人主要的一個目標。


這是第七個步驟,而不是第二個步驟,表示在這之前,你必須確信自己已為前面幾個步驟付出了痛苦的心血與操練。能對那些和我們關係非凡的人設立重要的界線,是我們的辛勞與成熟所結成的的果實。


重要的是,不要把我們的目標搞混了。在界線上受過傷害的基督徒常常以為:他們的目標是在那些重要的地方設限,使他們的生活再次穩定下來。他們的目標或許只為了有一天「我可以跟我媽媽說不」、或是有一天「我可以跟我丈夫酗酒的問題設限」。雖然面對這些問題非常重要(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八章15-20節中曾經提到),卻不是我們學習界線的終極目標。


我們真正的目標是「成熟」——學習跟神一樣,能夠成功地愛人與成功地做事。我們的目標是變得更像基督。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須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約翰一書》三章2節)


設立界線是成熟過程的一大部分。除非有界線,我們無法真正地愛,只會因為順服或愧疚而去愛。沒有界線,我們將無法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能力,只是忙着追隨別人的腳步,心懷二意,在所行的路上沒有定見(《雅各書》一章8節)。我們的目標是在建造自己個性的架構,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對自己的其他人設立界線。內心有界線的人知道如何處理外在世界,「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怎樣。」(《箴言》二十三章7節)


發展一個定義明確、誠實、有目標的個性架構促成這些步驟。到這個階段,那些叫人驚心、在主要的事上必須說的「不」,經過許多努力與操練,都已裝備充沛了。


有時,這些「不」也會促發危機。某個對你很重要的人會生氣,或受傷,或想傷人。「真相」將把人際關係中的差異暴露出來;其實,那些衝突與爭論早就存在,只是靠着界線現在才浮出水面罷了。


用禱告的心把你重要的人際關係都表列出來。然後,想想自己在這些關係中,哪些「珍寶」受到對方的侵犯。你需要設立哪些特別的界線來保護你這些寶藏。


步驟8:為內心不再愧疚而喜樂


在第六個步驟,我們了解剛開始設立界線時,很可能會碰到我們內心過分活躍或脆弱的良知種種嚴苛的抵抗。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下去並能得到別人有力的支持,那種愧疚感將會慢慢消失。我們將變得更能「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秘。」(《提摩太前書》三章9節)


你在靈性上或情感上有所改變,就可以走入這個階段了。你不再聽從「內心父母」,開始對合乎《聖經》教導的愛、責任、寬恕產生反應。這些價值觀已借着你和明了這些價值的人的許多接觸,而根深蒂固地存在你心中。你的心除了那嚴厲的良知外,還有其他的地方可以作自我評估。你將享受思念那些充滿愛心、真誠之人。


當玟莉正視她丈夫對她的冗長激烈指責時,她知道自己的的內心已有改變。「我受夠了!保羅。」她說,沒有提高嗓子,「如果在十秒鐘內,你不用文明一點的聲音對我說話,今晚,我將在我的朋友蘭絲家裡過夜。你自己作選擇,我絕不是虛張聲勢。」


正想再次出口攻擊的保羅,不禁自動閉了嘴。他也覺得玟莉這一次是說真的了,他在沙發上坐下來,等待她下一步的行動。


讓玟莉驚奇的是,她對保羅設下界線之後,竟然不會自責。平常,她會對自己的說:「你並沒有給予保羅足夠的機會。」或是「你一定不可以再那樣膚淺了。」或是「但是,他很努力工作,對小孩也很好啊!」


她的支持團體發揮了功效,她的操練終於有了成果,她的良知已經開始長大了。


步驟9:喜愛別人的界線


有一次,一個病人這樣問我:「有什麼辦法讓我能對我的太太設立界線,卻不讓她對我設立界線?」雖然我很嘆賞他的坦白率直,很明顯地,答案是:不可能的。假如我們希望別人尊重我們的界線,我們也必須尊重他們的界線。這有許多原因:


喜愛別人的界線使我們正視自己的自私與自大。當我們能夠關懷與保護別人的珍寶,我們就可以去除我們的自我中心——我們劣根性中的一部分——而變得比較能夠以他人為中心。


喜愛別人的界線可以增加我們關懷別人的能力。要喜愛別人與我們相同的觀點並不難。可是,當我們碰到了別人的抗拒、敵對、分裂,情況則完全不同了。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陷入衝突當中,或無法從別人那裡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當我們能夠喜愛與尊重別人的界線,我們成就了兩件事。第一:我們是真心關心對方。對方已向我們說不,我們若仍硬要幫助她(他),是得不到什麼好處的,反使她(他)更抗拒我們。


喜愛別人的界線第二個好處是:它教導我們有同理心——我們想怎樣被人對待 ,就要以同等的心去對待別人。「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已』這一句話之內了。」(《加拉太書》五章14節)我們要為別人的「不」爭戰,就像我們為自己的「不」爭戰一樣——即使有所損失,也在所不惜。


步驟10:自由地說出我們的「好」與「不」


「我愛你,彼得。」希薇說,她正與她的男朋友吃晚餐。這是個很重要的時刻,彼得剛剛才向希薇求了婚。希薇也覺得彼得很有吸引力,他們在許多方面似乎都很相配。惟一的問題是:他們只不過交往幾個星期而已。彼得這即興的求婚,對希薇來說,有點操之過急了——她有種壓迫感。


「雖然我愛你,」她繼續說:「在訂婚之前,我需要有更多和你相處的時間。因為我現在無法答應你,我的答案是不。」


希薇展示了成熟界線的果實。對於她不能確定的事,她說不,沒發展成熟界線的人則會有相反的表現。即使內心不確定。他們仍然會說好。然後,在許下承諾後,才發現其實他們並不喜歡自己的所處的景況,然而一切都太遲了。


我曾經在一個兒童之家當過舍監,與一群好動的青少年同住在一間木屋。在工作訓練過程中,一個很有經驗的專家告訴我們:「你們可以用兩種方式開始和這些孩子相處。第一,你可以什麼都說好,然後,當你開始向他們設限時,他們會厭惡抗拒你。或是,你們可以一開始就向他們設立明確嚴格的界線,當他們習慣你的方式以後,你可以放鬆一些,他們將一輩子愛你。」


很明顯地,第二種方式比較好用。它不只讓我可以很清楚地對他們劃出界線,也教我能夠自由地使用我的不。此中的原則就是:我們的不,就像我們的好,可以任自己自由使用的。


換句話說,當你對別人的要求說不,就像你對別人說好一樣地自由時,你就走在成熟界線的道路上了。不管你說好,或說不,你都不覺得有衝突、三心二意、猶豫不決。


試想一下,上一次別人向你要求過什麼。或許是你的一點時間而你並不確定你必須給。假設對方的要求不是出於自私,不是想操縱人或控制人;有時,合理的人也會作合理的要求的。


當別人要求你給的東西是你不確定還有餘可給的,即:你不能確定你可以用「樂意的心」(《哥林多後書》九章7節)去給時,下一步會發生的就是這個特定界線準則所代表的意義。你可能會採取下面兩個方式之一:


1. 既然你不確定,你說好。

2. 既然你不確定,你說不。


哪個方式比較成熟呢?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第二個。為什麼呢?因為按照我們所能的去給,比答應人那可能無法履行的,要來得負責。耶穌說:我們必須先估計自己的能力。


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路加福音》十四章28~30節)


在界線受過傷害的人往往許下承諾,然後做以下兩年事之一:(1)他們很不甘願地完成承諾。(2)他們無法履行諾言。反之,界線成熟的人若不能答應得心甘情願而且做得高高興興,他們絕不會隨便應允別人。

因愧疚心理或是順從的責任感而做,代價可能會更高,使人痛苦,以及引起很大的不便。你必須學習的功課是:在你做靈性上和情感上的評估之前,不要輕易許下諾言。


步驟11:成熟的界線——依價值觀而設立目標


賓把筆放在桌上,很滿足地凝視着妻子珍妮。他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一起檢討去年與規劃明年。這是他們過去幾年來的傳統,使他們覺得生活有方向與目標。


在這以前,他們生活原本是一場爛仗。賓原是個任性、愛控制人的人,因為他亂花錢的習慣,他們一直無法儲蓄。雖然珍妮比較懂得理財,卻一向順從,不喜歡與人有衝突。所以,賓花得愈多,她愈是退縮,忙着出外當義工。


找一位婚姻專家進行多次輔導後,珍妮終於開始向賓那些失控的行為設限。珍妮變得比較誠實,少責備,少怨恨。而賓也開始對家庭產生責任感,他甚至對他的妻子比較溫柔——即使在她多次逼他正視不負責的問題後。


賓臉上浮出笑容。「甜心,」他說:「我們去年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我們開始存些錢了,達到經濟上的目標,也比較能夠互相坦誠,彼此相愛,而你再也不像以前老躲在鎮上需要幫忙的組織當義工去!」


珍妮回答:「我不必那樣做了。我想要的東西都在這裡了,你、小孩、教會的支持團體、我們正在做的宣教事工。讓我們多計劃些——對我們自己,我們與神的關係,金錢上的使用,我們與朋友的關係——使明年比今年更好。」


賓與珍妮正在收穫他們多年來努力耕耘的果實。他們設限能力越來越成熟,在許多方面都可以看到效果。畢竟學習界線的終極目標就是釋放我們的心靈,保護、餵養、發展神所交託我們經管的生命與生活。設定界線乃是成熟、積極、主動的態度,使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的生活。


擁有成熟界線的個人生活不會雜亂無章、匆匆忙忙,或失控。他們的生活有方向,平衡地追求個人目標,他們總是計劃在先。 明智界線所得的報酬,就是他們美夢成真所帶來的喜樂與滿足感。他們投資在神所賜予他們的歲月中終於得到獎賞,就像保羅在他生命的尾聲說的: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四章6~7節)


可是,有成熟界線的人在生活中不是也會有阻礙嗎?不是也會有試煉、困難,以及別人要求我們依照他們的意思而非神的旨意嗎?那是一定的,我們的生活確實可能遭遇邪惡的勢力,我們的界線與目標也會遭到各式各樣的抗拒。


但是,具有成熟界線的人能夠了解這種情形,打開心胸,容許那些試探與苦難發生。因為他(她)都知道:只要有需要,他們心中總是有個「不」隨時可以使用。不是用來攻擊或懲罰別人,而是用來保護與發展神所賜給我們的時間、才幹,與珍寶——在我們活着的七十年間(《詩篇》九十章10節)。



本書為未授權圖書,源自網絡,在此刊登只為交流學習之用,請勿用於其它目的,謝謝。若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函告知刪除。 電郵 ccwiki@ccwik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