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CCBible/Bible101/DBible 微博@基督徒百科@Bible101@歌珊地圣经引擎@如鹰展翼而上 QQ群 4619600/226112909/226112998 同步推送#今日真道圣言#

關於美國宗教衰退的警鐘

出自基督徒百科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文摘自:http://bbs.creaders.net/rainbow/bbsviewer.php?trd_id=359607

最近有一連串的報道,講到有組織的宗教,特別是基督教,在美國的衰退(注1),甚至有人使用「崩潰」(Collapse)這樣的字眼,宣告基督教瀕臨瓦解的邊緣,真是聳人聽聞!這種預測有根據嗎?衰退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相信這是許多人所關心的。


主要論點

最先引發這一連串報道的,是2009年3月剛發布的「2008年美國宗教鑑定調查」(ARIS 2008)。這個報告是根據2008年2月到11月,對54461人次的宗教信仰所做調查的結論。其中一些重要的發現如下:

  • 自1990年至今18年來,美國人口雖然增加了將近5千萬,但是各教派的人口都在衰退。2008年,自認為是基督徒的有76%。相對於1990年的86%,減少了10%,雖然自2000年以來,下降的速度已經稍微緩和。
  • 美國的主流教會和各宗派教會的人口急速下降。相對而言,特別自2001年以來,無宗派的教會反而在增長。
  • 美國基督教人口的縮減並非因為其他宗教的快速增長(伊斯蘭教是唯一的例外),乃是反映排斥有組織宗教的普遍現象。
  • 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無宗教信仰的人群(無神論,不可知論和無宗教偏愛者)已達到15%,相對於1990年的8%,幾乎上升了一倍。(這個數字與另一個PewForum作的調查數字非常吻合)無宗教信仰人口的重心從前衛的西北部,轉移到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東北部。
  • 在所有族裔中,沒有宗教歸屬的以亞裔百分比最高。
  • 69%的美國人相信有一位人格化的上帝,12%的人認為沒有上帝,另有12%的人接受自然神論。
  • 美國有34%的人口認為自己是「重生」,或是福音派的基督徒。
  • 選擇單單使用「基督徒」這個名稱,而拒絕任何其他標籤的人有14.2%,與18年前相同。另外,全美將近三百萬人熱衷於將近一打的新宗教。(最近《新聞周刊》的民調發現,有30%的人認同自己是屬於「靈性追求」的族群,而不屬於「宗教追求」的族群,比2005年已經上升了6%。)


更早的警鐘

《廣傳雜誌》(Outreach)2006年登載了一個特別報導:《在危機中的美國教會》(注2)。裡面引用了幾位研究美國教會多年的專家的結論。這批人根據長年對教堂出席率的統計數字,發現美國參加教會的人數在遞減中。這些專家包括歐爾遜(David Olson, 注3)和社會學家哈達偉和馬勒(Kirk Hadaway & Penny Long Marler, 注4)幾位。他們的統計發現,美國每週上教堂的人數在18-21%之間(遠低於蓋勒普和巴拿的數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人數比例還在逐年下降中。他們估計,到了2050年,上教堂的比例將只有1990年的一半,占總人口的11.7%。

當時,人們對他們的報告將信將疑。如今,對照宗教鑑定調查(ARIS 2008)的報告,其可信度就大為提高了。

美國最具權威的思想性基督教雜誌《首要事務》(First Things)2008年8月份刊登了一篇:「新教美國的死亡:一個美國主流教會的政治理論」(注5)的文章。這篇文章受到美國基督教界廣泛的重視。作者巴屯(Joseph Bottum)認為,在文化上,美國是新教國家,天主教和猶太教只是被容忍着。他認為支撐美國文化的三隻凳腳是:新教、民主制度與資本主義。傳統上,主流教會是新教的骨幹。主流教派間,彼此雖然因為神學立場和教會做法的不同,爭論激烈,彼此批評,但是對外卻有着非常一致的語言和影響。因此,整體而言,新教為美國文化、社會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言說(narrative)和一組道德語言。

美國主流教會從1965年以超過50%的人口,到今天已經不到8%!他們早已失去了決定美國社會議題的能力,甚至再也不能對社會的語言發揮實質的影響力。

事實上,美國各大主流教派間(無論是神學上,還是做法上)的差異越來越小,他們與本宗派中采保守立場者的差異,反而遠大於不同教派間的差異。主流教派在神學上逐漸走向自由主義,在文化上逐漸走向「將就主義」。雖然已經沒有什麼人在聽他們說些什麼,主流教派所關心的不再是信仰,而是政治和社會責任。美國社會已經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腳蹬,和有能力批判它的中流砥柱。

在巴屯眼中,福音派教會雖然相對增長,但因為它們立場分歧,力量分散,還無法凝聚成一股共同的,廣被接納的道德語言。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預測

根據ARIS 2008的報告,斯賓賽(Michael Spencer)在2009年三月10日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作出驚人的預測:

「緊接着主流教會全面衰退之後,我們即將在十年內,面臨福音派基督教崩潰的命運。這個變化將會徹底改變西方宗教和文化的面貌。」

不但如此,斯賓賽還看到未來在政治態度上的敵視,和大眾對福音派支持度的下降。他說: 「這個崩潰將在這個『後基督教』的社會裡展開『反基督教』的一頁、、、對基督教的不容忍將會達到無法想象的高度,以致在政策上,基督教將被視為是破壞社會福祉的勢力。」

「成千上萬的福音派基督徒將會放棄立場,成千福音機構將停止運作,基督教傳播機構將減少,基督教學校將銳減。我相信上帝的恩典和宣教會達到地極,但是我們所認識的福音主義將不再存在。」 斯賓賽的文章在基督教界受到廣泛的注意和肯定(注6)。他的分析大約可以歸納如下:

  1. 這幾十年來,許多福音派信徒將福音運動,與政治上的保守主義相等同,產生所謂文化戰爭。這個趨勢將被證明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福音派信徒將會越來越被看作是社會進步的障礙。公眾領袖們將會認為,我們對國家、教育、孩子、和社會有害。福音派在道德、社會和政治議題上所作的投資,耗盡了我們的資源,暴露了我們的弱點。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福音派信徒並不能真正清晰地、有連貫性地把福音講解得透徹。我們都落入了相信「使命」的陷阱,而不是活出「信心」。
  2. 福音派信徒在傳遞信仰給下一代的過程中失敗了。我們並沒有傳遞一個正統的,可以承受世俗攻擊的信仰。非常諷刺性地,我們在青年事工、音樂、出版、和傳播上付出的億萬投資,所帶來的是一個不知道自己到底信仰什麼,只能訴諸感覺的青年基督徒文化。我們的年輕人對文化戰爭有深刻的信念,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遵照聖經去生活,對神學上的關鍵點毫無概念,也沒有經驗到屬靈的的操練和社區生活。新一代的基督徒對文化面所帶來的壓力是極度地無知。
  3. 雖然過去25年來有些片面的成功,但是基督教的教育並沒有造就出一批可以承受世俗浪潮的成品。福音派的教導多是一股腦地向內看,應付內在的需要,和自說自話。這種孤立的做法,將來會越來越被認為是反社會。為了生存,大多數的基督教機構將逐漸被世俗同化。就是其中最堅定的,也將會遭遇到極大的困難,不知道如何傳遞一個從聖經和信心出發,富有生機的福音自信。

斯賓賽認為必然的後果是:

  1. 福音派越來越走向實際,治療性的,以教會增長為導向的,超大型教會的模式。這些教會是成功的典範,將重點從教條轉向(與社會、會友的)相關性,強調動機和個人的成功。教會群體的力量變得更加脆弱,更為妥協,無力傳遞信心。
  2. 在尋找固有的權威、穩定性和傳統的路上,越來越多的福音派信徒會加入天主教和東正教。
  3. 一小批福音派會努力地從事神學上的更新。這個團體很具吸引力,他們作法新穎,有傑出的傳播、出版和領袖訓練。但是,斯賓塞認為,這些努力並不能帶來第二次的宗教改革,雖然它可以造就一些教會,開創新局。
  4. 新興教會將會步上主流教會的後塵,跟隨着自由派的腳步而消失。
  5. 攻擊性強的福音基要派開始逐漸消失。
  6. 靈恩運動將會成為福音派的主流。問題是:這個團體能夠承受異端、相對主義、和混亂嗎?它成功的關鍵在於:它是否注重聖經的權威,負責人的領導作風,和是否重新重視正統。
  7. 福音派需要外來的解救,從亞非兩洲輸入宣教士。
  8. 對文化戰爭的反應將是分歧的、片斷的。有些福音派將會放棄改變文化的使命,而去創造自己的反文化。有些會繼續從單一的鏡片來審視保守主義和基督教,繼續從事文化戰爭,這正是媒體所樂意鼓動的。有更多人可能會完全放棄政治,單單回到門徒訓練和生命進深。

斯賓賽認為,生機將會從新的做法中升起。他期待一個有活力的家庭教會運動的興起,人們不再為建堂、支付神職人員薪水、教會出席人數、等等這些「成功」指標所迷惑。在舊的福音派框架解體之後,他期望人們從「偶像崇拜」的文化環境轉向,新的福音派將會從灰燼中升起,尋求突破,渴慕上帝的話語。

四月4日《新聞周刊》的文章,「基督教美國的結束」(見注1),也肯定了許多斯賓塞的觀點。文中訪問肯塔基州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的院長,保守陣營的知名領袖之一Albert Mohler的時候,Mohler曾表示:「過去30年來,美國福音派所犯最大的錯誤,就是對政治和政治人物的天真無知。他們過分把希望寄托在政治上,以解決一些本來是超越政治領域的問題。、、、當墮胎和人類的道德感與一個政黨相連結的時候,基督徒在政治上的選擇就非常有限了。」


回顧美國福音派的興衰

美國早期移民以清教徒的信仰起家,教會組織當時在社會上受到十分的尊重。各主流教派是影響美國的政治和文化的重要力量。有神論的世界觀、道德語言和(新教的)教會傳統在社會上,包括知識界,是指導、凝聚公民道德的主力。

經歷了18-19世紀幾次重要的奮興運動(大覺醒),美國新教的景觀,明顯地從以教會和傳統為中心轉向為以「個人與上帝的關係」為中心,個人的悔改,個人的投身,和個人靈命的進深,成為信仰專注的焦點。這是福音派的起源,以傳福音為教會的首要職責。這種傾向有其優點,注意到個人靈性的需求,但也是後來個人主義和信仰私人化的先聲。

從19世紀後期到廿世紀初,因為受到現代主義和(泛)科學主義的衝擊,自由神學開始抬頭。新教(特別是福音派)本能地回歸到原始的基要信仰。1925年的 「猴子訟案」是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從此,福音派從知識界全面撤退。造成了信仰的私人化,教堂的四壁就是神聖與世俗的分界線,理性與信心幾乎成為對立的名詞。這是基要主義的鼎盛時期。

直到廿世紀40年代後期,由於「新福音派」的興起,福音派才開始從反智的牢籠中得到釋放,恢復與知識界的對話,回到了公眾論壇。這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看到它逐漸茁壯,進入校園,進入政壇,進入社區,進入媒體。到了廿世紀末,因為受到社會世俗化的衝擊,後現代思潮的普遍(新興教會),文化、政治議題的尖銳化(文化戰爭),福音派內部路線的爭執(基要派與非基要派,「針對墓道友」運動,宣教型教會,靈恩與非靈恩,正統神學之爭),我們開始看到一些疲象。

本文所引用的這些預測或許過分悲觀,但它們絕非空穴來風。特別是對年輕一代,他們所接觸的流行文化和精英文化,基本上是後基督教的,甚至可稱作是異教的,他們對美國早年的道德語言非常陌生,以致於排斥。

其次,統計上,信仰上帝與否跟人們的道德行為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巴拿民調(2004年,一月)發現,只有9%「重生的 」(born again)基督徒(或7%的新教徒),和50%的牧師具有基督教的世界觀。由於世俗化,在這個自我陶醉、貪心、自私、現實、無情的社會潮流當中,不論是商業誠信、兩性關係、家庭關係、墮胎率、關懷弱勢、等議題上,基督徒與一般世人間在做法上並沒有顯著的分別。大體而言,除了一些宗教術語,基督教(包括福音派)已經失去了在世界上作為明燈照耀的地位。至於基要派的教會,因為他們與社會隔絕,已經完全被邊緣化了。

在福音派的圈子裡,多半教會所關心的是(市場)效果而不是真實有深度的信仰內涵。「有沒有作決志禱告?」,「是否滿足個人需要?」,「節目感人與否?」,等等,這些才是大家關心的對象,而不是求真的精神。這種現象造成了形式化,膚淺化的信仰模式。我們用着簡單的聖俗二分法來看世界,並不注重訓練信徒用思辨作處理問題的方式;只知道與異己劃清界限,而不會用同情、寬容、自省的態度來面對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只知道強調權威、固守傳統,對聖經、對上帝沒有一種嚴肅、客觀、求真的態度來認知、學習。

這些對信仰的態度和習慣、才是福音派應當憂心的,而不是福音的內涵。我們可以高喊用信仰改變時代,但是,向來基督教與文化都是互為影響的(注7)。最近這 30年來,美國的世俗化已經達到了質變。這些警鐘正是告訴我們質變的加速,福音教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是我們該徹底反省的時候了。我們既不可能自外於文化,與文化隔緣,也不應當被文化所同化,降低門檻,不再談「罪」,不再談「悔改」,淪為所謂「救恩膨脹」(注7)的宗教。

那麼,我們要朝哪個方向去反省呢?我們可以引經據典的說,要效法基督,要歸回聖經,要追求聖潔,要多禱告,要脫離世俗,要過教會的肢體生活,要做門徒。我想這些都是基督徒當做的。但是,有什麼重大的因素使得我們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呢?什麼叫做脫離世俗呢?我想問題可能並不那麼簡單。我們都活在傳統、習慣、權威和制度的框架里,對自己的盲點毫不自覺。老的做法,老的路線,已經證明無法帶領我們走出困境。

我們不知道上帝要怎樣帶領我們突破。但是至少,福音派首先必須面對當前虛假自義的形式主義(法利賽主義)、膚淺的效果掛帥、文化中的後基督教化、世俗化、消費主義、自戀狂(narcissism)的影響,和正視新教不同路線間的彼此攻訐。這需要基督徒有勇氣面對現實,用高度的屬靈智慧和視野,和不斷地運用 「愛心、愛心、愛心、和真理」(注7)的生活格言。這也許是今天教會要「自潔」的第一步。

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也是唯一可以做的。


註:


1、 a) Michael Spencer, 「The Coming Evangelical Collapse,」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2009年3月10日。(他自稱為「網路和尚)

b) Cathy Lynn Grossman, 「Most Religious Groups in USA have lost ground, survey finds,」 USA Today, 2009年3月17日。

c) Brandon O』Brien, 「Goodbye, Evangelicalism,」 Out Of UR, 2009年3月10日,http://blog.christianitytoday.com/outofur/archives/2009/03 /the_end_of_evan.html

d) Barry A. Kosmin & Ariela Keysar, 「American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 Survey, ARIS 2008, 「 Trinity College, Hartford, Connecticut, 2009年3月。

e) John Meacham, 「The End of Christian America,」 新聞周刊,2009年4月4日上網,4月13日雜誌。

f) James Sawyer blog, 「The Coming Evangelical Collapse?」 2009年3月17日,http://www.sacredsaga.org/jims-blog。

2、 Rebecca Barnes & Lindy Lowry,「Special Report: The American Church in Crisis,」 Outreach Magazine, May/June, 2006, 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outreach/articles/americanchurchcrisis.html

3、 David Olson 是Evangelical Covenant Church (covchurch.org)植堂部主任,參見http://theamericanchurch.org/ 的研究結果。

4、 Kirk C. Hadaway & Penny Long Marler,「How many Americans Attend Worship Each Week?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Measurement,」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44, Sept. 2005, pp. 307-322, Blackwell Publishing.

5、 Joseph Bottum, 「The Death of Protestant America: A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Protestant Mainline,」 First Things, August/September, 2008. Bottum 他本人是雜誌的編輯。

6、 例如,《今日基督教》的主編輯Mark Galli推崇本文:http://blog.christianitytoday.com/outofur/archives/2009/03/mark_galli_weig.html. 《領導》雜誌的副編輯Brandon O』Brien也撰文表示重視:http://blog.christianitytoday.com/outofur/archives/2009/03/the_end_of_evan.html.

7、美國著名社會學家Alan Wolfe認為,沒有任何宗教可以避免受到文化的影響。請參考《今日基督教》2004年對他的專訪:」Salvation Inflation?」 http://www.ctlibrary.com/12122, 他因2000年10月在《大西洋月刊》的文章,「The Opening Of The Evangelical Mind,」受到普世的重視。也可參考他的名著,「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Religion: How We Actually Live Our Faith,」Free Press, 2003.